兩岸三地廟會的民俗交流:漳州天公祭與金門傳奇故事的文化紐帶

[複製鏈接]
查看1.5K | 回復0 | 2025-1-7 15:39:16 來自手機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2025-01-07(週二)15:33
華天新聞/駐廈記者 陳勇猛 報導
2025年新曆第六日,晨光微曦,漳州水月亭迎來一場盛大的海峽兩岸祭拜天公活動。
數千名信眾自五湖四海齊聚,虔誠參與這場莊嚴肅穆的儀式。

此次祭典主祭陣容強大,包括橋南水月亭主委鄭俊祥、金門縣新市忠義廟理事長陳水福,以及福建海峽關公文化促進會會長蔡清龍等。
道士們身著道袍,在晴朗的天空下依儀進行祭祀,歷時近兩小時。整個過程每一細節皆展現濃厚的文化底蘊與宗教情懷,彷彿訴說著千百年來人們的祈福願望,承載著對天地神明的敬畏與信仰。

午後,陽光灑下斑駁光影,新市忠義廟總幹事辛寬得為眾人講述了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「雞頭魚尾」故事,勾勒出金門地區鮮為人知的民俗風情。
現今,雞頭魚尾已成為金門酒席上的飲酒習俗,卻承載著一段民間滄桑。
相傳,早年年底尾牙宴上,桌上雞肉的擺放頗具寓意,雞頭所對之人象徵可能被解聘,需另謀出路。
這份隱含無奈的風俗,折射出往昔社會的職場現實。

故事回溯至清末動盪歲月,許多閩南人因生計漂泊南洋謀生。
他們在異鄉成家立業,晚年卻難掩思鄉情切。
其中一位陳姓男子在馬來西亞奮鬥多年,娶妻生子,卻因妻子堅決反對而無法返鄉。
妻子甚至施以詛咒「贡」於魚中以阻止他。
所幸,其女兒心地善良,提醒父親剪下魚尾以破解咒術,最終助其平安返唐山,安享晚年。

從莊重的天公祭典到充滿滄桑的金門傳奇,兩岸民俗文化的交流如長河般源遠流長,編織出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情感紐帶。
這些故事不僅展現兩岸同根同源的深厚情誼,更為未來文化傳承與交流續寫新的篇章。
(責任主編:陳    首)

1000001389.jpg
1000001391.jpg
1000001392.jpg
1000001390.jpg
走街串巷、騎行天下,新穎流動,傳播即時新聞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